你好,90后! ——中国未来30年的希望!
90年受教育人群规模之大,超乎想象。与在此之前50后、60后、70后、80后相比,不可同日而语。想一想1961年至1965年入学的共65万老五届大学生,1970年至1976年入学的95万工农兵学员,1978年至1979年入学的同样是95万新三届大学生。三批大学生群体总共255万,三者之和只有90后每年录取人数的36.7%。并且,相当多的90后继续攻读硕士,博士,很多人飘洋过海,出国留学,放眼看世界。目前,全国研究生在校生规模已经达到365.4万人,博士生的在校生规模已经达到55.6万人。这些人群中,70%以上是90后。正是90后深厚的教育背景,奠定了90后在未来中国30年的希望。
3、 生育特征
从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,90后陆续进入了结婚生育阶段。从目前的数据分析,虽然90后完整的生育周期还远没有结束,但从目前显示的迹象看,90后妇女总和生育率大概率将低于1,即一对夫妇平均生育孩子数小于一,从而创造生育率最低的新纪录。
为什么不愿意生,因素复杂。但有一个因素十分显著,90后普遍受教育程度高,是影响生育率的一个重要因素。此外,90后面临的就业、购房、教育和医疗的压力,也是影响生育率下降的因素。
二、为什么是中国未来30年希望
三个理由:
1、普遍接受了高等教育
90后三分之一以上的人群接受过高等教育,接受了现代文明知识,知道人类文明发展大势,有着强烈的清晰是非观。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认识,即认知水平,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准。他们拥抱市场经济,拥护改革开放。90后普遍具有开放意识,平等意识,竞争意识,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而这是一个现代社会必须具备的意识形态。
与50后直至80后相比,90后整体认知水平高出一筹。而50后直至80后,只有一小部分或者部分群体认知水平达到较高水平。
2、经历了人生重大考验
90后的出生和成长,经历了国家和社会最为繁荣昌盛时期,他们是幸福成长的一代人。
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掀起了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。中国第一个连续五年两位数的增长就发生在这一时期。90后陆续进入小学和中学时,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,中国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打开,也带来了中国进一步拥抱世界,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。整个本世纪的前十年,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9.9%,增长总量为158%。中国第二个连续五年两位数的增长就发生在这一时期。90后感受到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给每个中国人带来的无限希望。
90后陆续从大学毕业后,中国经济也从高速增长调至中速运行。大学毕业寻找工作的艰难,超出了他们想象;找到工作后又面临房贷、子女入托,赡养老人等多方面的生活压力。特别是近几年,尤其三年疫情,2023年经济恢复艰难,房地产行业全面下行,更使步入社会的90后感受到生活的压力。这种对比反差,使他们对通过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有着更强烈的认同。
3、来自农村90后,改变现状愿望强烈
2020年,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44.38%,较之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.89%相差19.5%。这19.5%涉及在城镇常住的农业户籍人口是2.61亿,为什么两率差距大?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能按常住人口来配置公共资源,不能为他们提供与户籍人口相等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。
90后1.95亿人群中,几乎近一半是来自农村,包括随着父母进城打工,属于城市常住人口,然后在城市上小学、中学,但却没有享受到与市民同等待遇的问题。
中国城乡差距的鸿沟,包括属于城市常住人口中,来自农村90后以及在农村生活的90后群体,有着深刻感受。与他们父辈不同的是,他们不再认命,不认同有着严重歧视的城乡二元结构,他们或是考大学接受高等教育,或是进城打工,或是通过在乡村的努力改变现状,他们有着明确的自身利益诉求,并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突破。
正是90后的不认命,并有着强烈改变现状的愿望,有理由相信,在未来30年,中国将彻底告别有着歧视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。
到了本世纪40至50年代,90后普遍进入50至60岁,他们将成为中国社会中坚,并决定中国社会的发展。
正是由于90后的存在,有理由对中国未来充满信心,中国未来只会更美好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