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最近完成清障的这几个项目有三个共同的特点:一是任务来得急,来得快,时间紧;二是涉及户都在外躲迁,住得不集中,沟通不方便;三是遗留问题多,给民事工作带来一些困难。”清池街道浞源社区党委书记朱远东说。

朱远东所说的项目,就是四月份浞源社区先后完成的华丰高端装备智能制造项目、俊富健康护理小镇预留地块等四大项目的民事工作。

在这几个项目的民事清障工作中,社区工作人员扮演了“润滑剂”的角色,他们协调各方关系,调解各类纠纷,为民事清障顺利推进创造了条件。“俊富健康护理小镇预留地块项目,民事户涉及治浑街和杨家庄子两个村居,历史遗留问题多。而且,有些树种在‘场湾地’‘开荒地’,不好界定主人。两村居党支部书记王会德、杨小东与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入户做工作,讲政策,谈感情,以真心换真心,争取到了居民的支持。”朱远东说。

强化合力攻坚

凝聚责任担当“一盘棋”

“全区‘民事拆迁清障攻坚月’活动开展以来,街道党委强化合力攻坚,凝聚责任担当‘一盘棋’,第一时间响应号召,召开动员大会安排部署,确保党工委、管委会精神传达到每一名党员干部。”清池街道党委书记牟海滨说。

街道成立29个“民事拆迁清障攻坚工作专班”,对27个列入督查的重点产业和基础设施类项目,以及2个未列入任务立项的新增项目,逐级压实包靠责任,下达攻坚任务,坚持人力、财力、物力、精力等要素围着项目转,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、落地见效。

突出难题破解

跑出拆迁清障“加速度”

在项目征迁清障过程中,从刚开始的清点评估到报告核验,再到最后的支取补偿款、机械进场清障等各个环节,都注重难点问题、关键问题解决,着力保障项目清障顺利推进。

为抢抓雨季前项目建设窗口期,对资金尚未到位的俊富健康护理小镇、银通街等4个项目,由街道先行垫付资金进行民事兑付,确保民事攻坚无缝连续推进,提前完成清障任务。银通街、高一路等5个项目民事任务提前两个月完成,跑出了民事拆迁攻坚的“加速度”。

“列入督查的27个重点项目,仅4月份就完成19个,达到全年总任务的70%、当月计划任务的136%,其中5个项目提前2个月完成,创造了月度清障项目最多、时间最快、拆迁最和谐的清池新纪录。”清池街道党委副书记、办事处主任刘玉山介绍。

注重成果转化

打造城市发展“新引擎”

作为高新区发展“主战场”、“主阵地”, 清池街道聚焦辖区营商环境改善提升,以发展城市商业、教育培训、康养医疗等现代服务业为着力点,全力提速民事拆迁清障,推动吾悦广场、中央商务区学校等项目民事全面告捷,为保障一批知名强企落地投产,进一步提升全区商业、教育、医疗资源质量,加快高品质现代化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。

与此同时,坚定不移推动骨干企业、支柱行业发展壮大,不断增强经济增长动力。优先保障潍柴国家级质量检测中心、华丰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基地、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用地需求,加快推进歌尔集团千亩储备地块6户房屋、522户树木民事工作,积极打造高新技术产业聚集“新高地”,以“高精尖”产业保障全区新旧动能转换、产业结构调整战略落实落细。

结合环境综合治理,把加快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作为改变辖区面貌,提升“软环境”的重大机遇,加快打通断头路延拓路网,疏通城市“微循环”,实施辖区河道水域综合整治,推动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,确保张面河整治工程等11个基础设施项目顺利施工,基础设施清障率达85%,将民事攻坚成果转化为打造“城市客厅”、推动城市建设、改善人居环境的强大动力。

原标题:《清池街道:上下“一盘棋” 跑出拆迁清障“加速度”》

阅读原文